南京没有出DeepSeek,主要因为其文化氛围保守、建制情结浓厚,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,同时缺乏风投支持和金融优势。相比之下,杭州凭借开放氛围、丰富的娱乐业和活跃的创业环境,更有利于年轻人发挥创意并实现梦想。南京可以考虑发展医药产业或娱乐业,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。
《新华日报》连续2天发出三问: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?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“杭州六小龙”?杭州有DeepSeek,南京有什么?新华日报可不是普通媒体,代表是官方。
南京各方面和杭州差不多,本就离得很近,都在江南,都算得上人杰地灵。
南京为什么不出六小龙。
杭州有西湖,南京有玄武湖,历史都很长。玄武湖要小些,但也很美。为什么名气差很多。不是水和石头的区别,不是这些物理层面。最大的差别是,西湖的故事更多,更离谱,更吸引人,玄武湖的传说太少了,还多是帝王将相,和普通人的情感关联少。刘禹锡就说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收是暂时的,以后又冒出来好多次。
南京的文化是凝重的,人更趋传统,不想出头,更想在建制内作道场,喜欢让年轻人完成程式化的交待好的任务。这对有想法的年轻人是隔膜。杭州的建制情结没有南京明显,气氛更活泼,人胆子更大些。所谓“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”。活泼的杭州对活泼的年轻人更有吸引力。 不要看不上年轻人。白居易和苏轼虽然名气更大,也给西湖留下了名篇,特别是《忆江南》。但写西湖最好的还属落魄青年才子柳永,这就是《望海潮》。柳永的日常就是招蜂引蝶,放浪形骸。但很长时间,西湖这片水就靠柳永们才变得神奇的。柳永是娱乐圈捧起来的,杭州的娱乐业现在依然发达。南京这一点不如。秦淮八艳那个时代,吸引了多少有为青年去南京做事业啊。
南京有什么呢?南京有更多高校。杭州的好大学就一个浙江大学(合并了一些一般大学),和南京没法比。话说北京的高校是实力最强,也最多的。北京的每所大学,南京几乎都有对应的,而且水平不俗。北大和南大,清华和东南,北航对南航,北理对南理,北师大对南师大,中农大对南农大。再举个例子,北京以前还有个气象学院,南京有南京气象学院,这是少见的。后来北京气象学院建制取消了,南京气象学院改名了但依然在。南京不缺人才,比杭州更多。
杭州有点硅谷的意思。硅谷崛起,首先是有一波又一波从加州各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。其次,周围有大把的风投公司。南京不缺人才,但创业需要资本加持,杭州集中了好多风投公司。南京的民企也有不少但风格很国企,如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的苏宁。愿意风投的少。南京的金融业是个短板。高科技最后就是砸钱的游戏,没有钱万万不能。
据说大学生去杭州找工作,可以免费住七天专门的酒店。这是一种态度。很多地方只喜欢盯着戴各种帽子(头衔)的功成名就的人,给优厚待遇抢过去,忽略怀揣梦想但一无所有的年轻人。
一将功成万骨枯,deep seek成功了,但大部分人失败了。所以,如果没人想支付代价,又无法放下架子,就不要想着六小龙的美事了。
南京可以干点别的,没必要赶这个时髦,比如医药产业,现在好药难寻,搞好了,比deep seek功德还大,收获也更大。再比如娱乐业,长沙现在叫娱乐之都,南京完全也有条件,如果能重现往昔的风光,得吸引多少青年才子啊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