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说元宇宙

元宇宙,即英文的Metaverse,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《雪崩》(Snow Crash)中,小说描述的是,现实世界中的人,通过软件生成的代理人,在一个与现实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中生活的场景。元宇宙的本意是一个虚拟世界或者虚拟空间,但扩展的意义要广泛得多。

虚拟空间并不是一个新概念,在《魔兽世界》游戏中,在科幻电影《头号玩家》《黑客帝国》中,游戏者和观众,都曾在它们的虚拟世界里流连,乐此不疲。元宇宙与此类似,但更复杂,与真实世界的生活更相近。

元宇宙涉及的技术众多,除了游戏依托的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游戏技术外,还有AR和VR等显示技术,以及区块链技术。

2016年冬天,我就在美国波士顿街头体验过AR和VR。

卢梭(Jean-Jacques Rousseau)说,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中。人是善于思考的动物,因为有想象力,他们才不仅仅满足于生活在现实世界,而经常想超越平凡的生活。互联网的出现,让人们可以通过信息进行交互,而社交网络工具推特、微信和QQ等更是让虚拟世界的人们聚合起来。在互联网游戏中,人们的交互体验感更强,最重要的是,会发生经济行为,如游戏币的获得和使用。

但这样的虚拟世界,与在真实世界中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,它不具有身临其境的“沉浸感”。或者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,是泾渭分明没有交互的。而AR和VR,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产生了交互,人们在虚拟世界中不但可以做现实世界中能做的几乎所有事情,还能做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情。比如在虚拟世界,你可以和任何你喜欢的人结婚,还可以自由翱翔。

为什么可以相信这样的虚拟世界会是互联网的未来?在现实世界里,人类活动比如消费的目的,最终也不过是收获某种感觉,获得某种主观效用(Utility)而不是物品本身。而在虚拟世界里,人们不但能获得这样的效用,而且还能获得现实世界没有的体验。只是在过去,只能通过做梦或者游戏实现,但梦是不受控制的(比如噩梦就是我们不希望的),游戏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也比较单调。借助各种新兴技术,我们可以操控和模拟现实世界,并超越现实世界,体验另类的也许是更丰富的“人生”。某种意义上,这是在延长人的生命。

元宇宙与此前的虚拟空间最大的不同,在于与区块链技术结合,让虚拟世界中的经济系统更完备。如果一个人类的生态,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,没有经济系统,它的繁荣和可持续性便大打折扣。

正是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基础上,人类创造财富的步伐突飞猛进,才有了今日世界的多姿多彩和繁荣兴盛。

经济系统意味着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衡量,实现利益的极大化,意味着激励和约束机制,也意味着人们之间需要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大规模协作,这是世界发达繁茂的根基。而一个没有经济系统的世界,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,都将是无趣乏味,死气沉沉的。

这样的经济系统是开放的,它没有门槛,又是去信任的,去中心化的,真正体现了亚当.斯密倡导的自由市场精髓。

虚拟世界大概是这样运行的:

用区块链系统,记载所有人在虚拟世界的活动包括交易活动,而且无法篡改,好比记录历史;

用私钥就打开虚拟世界里所有的大门(项目),畅行无阻;

用加密货币通货,消费,娱乐,收获效用;

用NFT保护虚拟世界里的知识产权;

利用诸如Uniswap、AAVE等DeFi工具,可以和在现实世界一样借贷,买卖金融资产;

利用智能合约,让真实世界中处于不同地里位置的人们,自由签约和合作;

在各种去中心化平台自主发布各类项目。比如在TheSandbox和Axie Infijity创建游戏,Decentraland 买卖租赁土地等等。

2016年的时候,有人在新浪微博问霍金教授,对《庄周梦蝶》中,庄子说,不知是他梦为蝴蝶,还是蝴蝶梦为了他,的典故的态度。霍金教授对此回答到:“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是活在梦里还是真实的存在?我们不知道,也许也无法知道。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.”(How do we know if we are living in our dreams or reality - well, we just don’t and perhaps can’t! At least not until we start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consciousness and the universe.)

假如技术能使人类的梦想世界,成为一个爱因斯坦说的具有“神奇的结构” 的“完美世界”,人类也许就会主要生活在元宇宙这样的虚拟空间里。

这不是痴人说梦。00后,10们,要多多关注元宇宙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