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乃基本需求,买或者租,任何人都需要房子。
买即省租金,是买房的一个效用,需要比较何者为优。
比较不容易,牵涉生命周期,宏观状况如通货膨胀和增长,以及利率。
房单价大,可能是一辈子最贵的东西,年轻人想往往需要金融协助,对利率,个人收入和房价的预期和判断都不可少。
房价上涨,买者获利而且可观,比朝九晚五强多了,若长期涨获利就惊人,因此房子具有投资品属性。投资和消费不一样,后者越低越买,前者只要预期更高,价格高也一样买。而且价格本身的高低并无共同标准。现价总是更有说服性,说房价高是感情判断。降低到哪里合适?不知道。
全民炒房是房价上涨共识推动得。共识怎样形成的?长期经济增长收入增加,通货膨胀,低利率环境,城市化,外围市场以及房价时间序列表现良好。
能不能就让房子只为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?应该是一种理想状态。
有了钱投资不可避免,不投资,财富就要缩水,以前的努力付之东流。相对说,买房是认知门槛较低得投资,几句不需要学习新知识,成为大众标配。
有人对房空置愤怒,这是任何投资的特点。投资就是等待。但不要忘了,这需要巨大投入,承担风险。一旦失败,财富可能清零。其实,愤怒者房子也有空闲的空间和时候,而且卖了也可以赚钱。买房不是刚需,一套也是投资。而刚需是说价格不论高低购买量不变。
房子和福利挂钩,比如就近入学。学校之间的差异巨大,房价竞争才可以出清这个差距等等。任何国家都如此,美国也有学区房。
房子和金融行业关系密切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和房子有关的理财和其他金融产品,几乎连接着每一个人。
房子和制造业关系密切,也就和就业关系密切,影响经济增长。
以及和税收财政收入关系密切。
这就有一个房产税问题。
税的本质是对私人利益的获取。房子包括建筑物以及土地,二者不可分割。建筑物部分是个人永久产权,征税没问题,但土地为国有,个人无产权。这和大多数外国不同,那里的土地经常是私有的,征房产税没有法理障碍。我们是租土地,支付了租金。租税是两种东西,一般不并行,国有土地收取租金没有问题,不属于强迫,而税收却是强制。如果收取租金再加税,就有法理冲突。房产税非短期可以见到。
房价上涨,以上这些都可忽略而不成问题,下跌,就都是问题了。
得先稳定下来。💸